時間:2009-08-10 點擊: 次 來源:COMMERCIAL TIMES 作者:劉素婷 董敏 - 小 + 大
(一)與全面質量管理的比較 六西格瑪管理的發展歷史表明,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實行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盲目推行六西格瑪管理將承擔很大的風險。六西格碼管理可以與ISO系列標準整合起來;ISO質量系統的數據和審計也會支持六西格碼管理的實施,使六西格碼管理質量得到改善和控制階段有章可依。 全面質量管理與六西格瑪管理的區別主要在于:前者關注的是生產現場,六西格瑪管理關注所有業務流程的整合;前者關注于質量標準是企業自己定義的,而六西格瑪管理是由外向內以顧客的標準為真正標準。 (二)與業務流程再造的比較 業務流程再造(BPR)是指針對企業業務流程的基本問題進行反思,并對它進行徹底的重新設計,以便在成本、質量、服務、速度等當前衡量企業業績的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顯著的進展。業務流程再造與六西格瑪管理法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改進方式不同。流程再造按實際需要進行深入徹底的改造,重新設計和實現新的流程,因此它給組織帶來的變化是一次劇烈的、跳躍式的變革,不同于六西格瑪管理法的漸進式。六西格瑪管理通過有效循環改進的方式,逐一將流程中的關鍵因素進行改善,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進而使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卓越管理能力和競爭力。 其次,目標和實施方法不同。目前企業流程再造主要依賴于外部實踐經驗和咨詢顧問的建議,再造目標模糊,缺乏一些數據統計的量化標準,而且沒有一個相對的標準與同行業領先者進行縱向對比,從而使差距不太容易描述。六西格瑪管理法具有清晰的目標,使企業的流程達到六西格瑪的水平。六西格瑪管理注重數據統計,其基本思路是以數據為基礎,通過數據揭示問題,并把揭示的問題引入統計概念中去,再運用統計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再次,組織結構與人員參與程度不同。流程再造中企業實行富有彈性的扁平化組織結構,它要求建立基于流程的組織結構是一種新型的橫向型結構;而六西格瑪管理則是以倡導者、大黑帶、黑帶、綠帶體系建立起人力資源構架,實施六西格瑪管理的組織是學習型的組織。在企業流程再造中,常常只有少部分中高層相關管理人員能參與到其中,員工的參與程度低;六西格瑪管理法則旗幟鮮明提出了“全員參與”的口號。 (三)與精益生產的比較 六西格瑪管理就是不斷的改進過程變異,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而精益生產主要是消除浪費,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給顧客最需求的產品。 六西格瑪管理更具有系統性,其優點主要體現在:從學習文化方面來看。六西格瑪管理的組織是學習型組織,它很具體地指明在組織內部不同層次的人員需要擔任的不同角色,他們的分工和責任明確,大家各負其責,在這個指導框架下,他們所接受培訓的側重點也有較大差異,所以說六西格瑪管理是更強調管理的哲學;從流程變革管理方面來看。六西格瑪管理關注內部流程的卓越性,是一種使管理體系變革的方法;從行為變化方面來看。六西格瑪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改變每個人的行為方式,與財務核算及激勵機制相結合,以主動的管理方式取代被動的工作習慣,在業務上追求完美和精益求精,這是一種企業文化的變革和提高績效的好方法。但是六西格瑪管理缺乏對流程和供應鏈進行系統改善的管理思想。它的實施需要參與人員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從而限制了它在企業內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而精益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管理系統,它是一種管理思維的集合。雖然復雜,卻有很多簡單的改善工具,它可以在基層面也得到很好的實施。在改善方面,它的速度更快。但由于系統的復雜性,所以實施比較困難,如果沒有專家輔導,容易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馬林.六西格瑪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龔毅芳.淺析六西格瑪管理與精益生產的比較和結合[J].管理科學,2007 3.鐘倫燕,韓俊,劉紅.統計過程控制技術原理和應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4.易新.企業流程再造與六西格瑪之異同[J].現代企業,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