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l4gxk"><noframes id="l4gxk">

<em id="l4gxk"></em>
      
      

         手機版 微信公眾號 新浪微博 友情鏈接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管理資料 > 管理理論知識 > 文章 當前位置: 管理理論知識 > 文章

        當佛學遇上管理

        時間:2010-06-13    點擊: 次    來源:互聯網    作者:不詳 - 小 + 大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有一個“看不見的手”的著名論斷,描述市場經濟當中人們如何相互作用。有沒有人想過,“手”到底指 的是什么?
        覺真法師常常對來聽課的經理人們提出這個問題。從2001年起,這位今年已75歲高齡的香港佛教僧枷學院副院長經常奔波于香港和內地之間,為上海、杭州、成都的幾所著名高校的MBA課程或者CEO班講授有關佛教與企業管理的專題。面對覺真法師的問題,經理人們的回答各種各樣。
        覺真法師的答案是:這是合起來的一雙手,就是雙方有利、雙方得益、雙方利益的平衡。雙方就是買者與賣者,企業與顧客。
        做生意的全部學問中的實質,就是對人的理解和尊重。佛家就叫眾生平等(雙方的關懷平等,雙方的利益平等),叫“不二法門”(買賣雙方是一個整體,利益不二,共生共存不二)。
        覺真法師的課很受歡迎,每當一堂課結束的時候,學員們總是圍過來向他請教各種問題,他們的求知欲讓覺真法師感動不已。他有一個明顯的感覺:近幾年來,內地對佛教感興趣的企業家和經理人越來越多了。
        佛學能對企業管理起到怎樣的幫助?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對覺真法師做了專訪。同時,我們還分別訪問了北京金色榜樣廣告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慶和北京慈生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帆,他們兩位不僅是成功的企業家,而且是虔誠的佛教徒,并且他們都認為對于佛教的感悟為自己在管理企業中增添了智慧。
        張慶:為自我管理添智慧
        為什么會信仰佛教?
        張慶:大多數人開始辦企業的時候可能都會有一些短期的目標。比如我一開始的愿望是給父母買一套房子。這個愿望達成以后,慢慢又會產生別的愿望,比如為自己買好車,買好房子,希望自己的企業在這個行業里能夠有影響等等。應該說我的這些愿望都已達到或者正在達到。
        但是當你滿足了一個又一個的短期愿望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并不快樂,反而會陷入到越來越多的煩惱中,事物性的工作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最終越來越煩惱。這個時候可能很多人會去尋求心靈的港灣,當我信仰了佛教以后,當我開始為別人實現愿望的時候,我發現這種快樂會持續很長時間。比如去贊助希望小學,當希望小學揭幕的時候,你感到這些孩子們可能從此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個時候你會感到真的很快樂。
        在具體的企業管理中,佛教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張慶:佛教就是讓你學會處理許多人生問題。首先讓你更了解自己。認識了佛教以后,我開始學會內觀——多看看自己,然后再去看別人。做企業老總的人時間長了,尤其是那些比較成功的,都可能會犯一種錯誤,就是自以為是。對事情的判斷、對人的使用,有時會很固執。
        信佛以后我會更多地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什么不足。比如以前有員工不好好干或者辭職走了,我可能會這樣想:我給他們這么高的工資、這么好的待遇,他們還說三道四,或者胳膊肘往外拐。信佛之后我會這樣想:為什么他會走?是否他這段時間遇到特殊的困難?我是否過多的為自己或者企業的利益考慮了而沒有為員工考慮周全?是否我在對待員工方面有什么不平等?我會用佛教的一套理論去判斷這個事情。
        佛教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增添了很多人生智慧,佛教認為人所有的煩惱、不快、生氣、怨恨等統統都與人的貪心、憤怒、懷疑、猜忌等有關,對佛教的感悟可以讓我很清楚的知道很多事情的發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這是怎樣的智慧?能否舉例說明?
        張慶:比如,作為廣告公司,我們有這樣的制度:如果你爭取到一個客戶,公司會給你一定的回報,但前提是這個客戶是你找來的,而不是客戶自己找上門來,你接待——這兩種情況員工所得的回報是不同的。我們公司在業內也算有些名氣,有時候客戶會主動找上門來,這種情況下也曾經出現負責接待的員工撒謊的情況,說這個客戶是我帶來的。
        作為一個公司老總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是需要智慧的。處理不好,員工會心理不平衡,因為他本來就貪心了。這種情況下我不會直接去批評這個員工,我會采取比較委婉的方式點撥他一下或者讓副總委婉地說一下。而且分配利益的時候,也需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要太吝嗇,即便這個客戶不是他帶來的,但是他接手了之后辛辛苦苦地付出了,還是應該給予較高的報酬,而不能說就不給了。這是要酌情處理的,處理得好,大家都很歡喜,客戶也沒有受損失。這就是佛教的智慧。
        如果員工之間有矛盾,你怎樣處理?
        張慶:我經常給員工講一個道理:人們常常會忘記內觀自己,反省自己。比如一個員工的手機丟了就埋怨另一個員工——都是他讓我參加這個活動,如果不參加這個活動我就不會受到這個損失。這種情況下我會提醒他要內觀自己:你決定參加這個活動的一瞬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有可能你想去結交更多的朋友,有可能你想去出出風頭,你決定了,你就要承擔這個責任。如果你是為了朋友參加了這個活動,這是一個善念,那你為什么不把它堅持到底呢?
        不僅提醒員工要內觀自己,我也經常提醒員工我正在修行自己,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們要給我提出來。我其實脾氣不好,如果我發脾氣過分的時候,過后我會當著很多人的面向員工道歉,我說發脾氣導致你也不高興我也不高興,這是我的嗔念帶來的,我希望你能原諒我,向你道歉。
        張帆:與員工相互感恩
        佛教對你管理企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張帆:佛教講四個字:“無我利他”。主張淡化自我,更多的考慮對方,并且付之于行動。佛是這樣做的,我們是凡人,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是也要盡力去做。在企業里面,員工和老板應該相互為對方考慮,老板應該想到員工付出的辛苦和功勞,要盡量給予他們回報,員工應該感謝老板給自己一個發展事業的平臺,兩頭這樣對接,相互感恩,企業就是和諧的。
        如何把這種理念落實在實踐中呢?
        張帆:言教不如身教。比如佛教倡導孝,我和員工在一起的時候就經常引導他們,你們關心父母嗎?關心了什么?他們現在怎么樣你們知道嗎?有一回,一個員工就當著我的面給他父母打了一個電話,正趕上他父親生病,倒在床上,他感到很不安,就跟我說要借我的車回家看看。我說,對于你這種孝行,我很支持。結果他開車帶著父親及時看了病。回來后他跟我說,感到自己明白了很多道理。
        你要真正去關注員工的生存狀態,關心他們的生活。你做到了,他們也能夠做到你要求的。如果你總是和員工斤斤計較,員工也不可能盡心地去履行職責。
        在我的公司,我倡導員工從《弟子規》學起,這本古書教我們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礎規范。陳曉旭生前在公司里同樣倡導員工學習《弟子規》,她印了一批,送了我一些,我也送給員工們。同樣信仰佛教的陳曉旭在公司當中也倡導感恩,她很少看公司財務報表,也很少關注細節,她很善于放權,信任員工,很多事情放手讓員工去做,而她公司里的員工都會發自內心地心甘情愿地把事情做好。
        會不會有員工認為老板信佛,而佛教講究寬容、慈悲,就會認為即使破壞了企業的規章制度,自己也不會受到懲罰呢?
        張帆:今天上午我還和一個新上崗的員工談話,先把游戲規則擺出來:第一不可以在辦公室抽煙,第二不可以著裝不整齊,一條一條全都講完了。過后說,你一個人在外地,有什么困難找我。你在辦公室抽煙了,不用我說,你自己去找財務,罰款50元;你徇私舞弊了,怎么辦有制度說話。佛教里有一句話,“慈悲生禍害”,沒有原則的慈悲實際上是害了這個人,你抽煙了,罰款50元,這是因果,你不想有這個果,就別造這個因。
        覺真法師:核心都在于“人”
        對佛教感興趣的企業家中,有的可能是把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有的可能僅僅是希望從佛學找到管理的方法。對于后一種企業家,你抱有怎樣的態度?
        覺真法師:對于后一種企業家,我同樣尊敬和贊嘆。做一個宗教徒,不等于他就有了信仰。一個人不是宗教徒,不等于他就沒有信仰。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不是宗教徒,但他有堅定的毫不動搖的信仰。他的信仰是,人生的價值在于追求智慧、熱愛智慧。人要用理性來觀照生活,尤其人要有崇高的道德生活,人不能沒有道德,這就是蘇格拉底的信仰。蘇格拉底的這一信仰,正與佛教精神不謀而合。
        在我所接觸的許多企業家中,他們并非佛教徒,但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通過自身的感知、感悟,去尋找真理、尋找美好、尋找企業的成功。這種追求和向往,使我很感動。很多企業家聽了我的課,明白原來佛教不是迷信,不是燒香叩頭,不是求神保佑,他們都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們有很多深入的切磋、交流。
        你認為佛學能為企業管理提供怎樣的借鑒和幫助?
        覺真法師:佛學是內學。佛教的追求是內求。人,作為萬物之靈,靈在何處?不在外,在人的自身、自心。這心的學問,就是佛法的全部學問。企業管理的核心,從早期的生產導向,再到行銷導向,到后來的財務導向,現在又轉到人力資源導向,學習型組織五項修煉的行為導向……說到底,無一不是人的活動、人的因素。管理哲學的真正核心,依然是人。管理組織,是人的組織;管理行為,是人的行為;企業的最大資源,是人才資源;管理活動,是人類特有的心智活動。在一個企業內,人,既是執行管理的主體,又是被管理的客體。任何有效管理,都要通過“人”才能實現。作為一個專家型的企業家,我想,不僅要重視人的研究,而且要精通對人的研究。那么,對人的理解和對人的研究,佛教文化恰恰是最透徹的了。
        企業人才資源的開發,發展到圓滿階段,就叫“氣象”。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最早是從陸路,但有一人,是從水路而來,他就是開創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達摩。他為什么要來中國?他說:“中國有大乘氣象!边@句話,到了宋儒手里,就變為“處處表現圣者氣象”。一個成熟的企業,一個不斷發展的名牌企業,我看,都有一種氣象,這個氣象,就是企業精神,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魅力。這個氣象的源頭,就在企業的人心。
        可以這樣說:市場關系,就是人與人的關系。你調查市場,就是調查人。了解市場,就是了解人。研究市場,就是研究人。贏得市場,就是贏得人。市場的本質,是服務。服務是對人的關心,對人的需求的滿足。你的心中沒有這一條,正是你心中沒有市場。從佛教來說,你心中沒有佛,當然心中就沒有眾生;你心中沒有眾生,就說明心中沒有佛。這可謂心同此理。
        有人認為,佛學之所以能為企業管理提供很多借鑒,除了佛教本身的思想外,還和佛教僧團本身就是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之一,對于組織的管理有很多經驗有關,你怎么看?
        覺真法師: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是人,不是神。他在臨終前告誡我們:他活著的時候,整個佛教僧團,是“以法為師”,他去世了,就要“以戒為師”。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率領了龐大的僧團-四眾弟子。但他從不以領袖自居,他也不搞特殊化,他最后也沒有指定接班人。包括他自己在內,也是“以法為師”。所以,佛教內至今有一個“法四依”的傳統,即:依法不依人(依佛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精神實質,不依怎么說的言語),依智不依識(依智慧不依現象),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徹底義,依究竟義,不依靈活運用的方便義)。
        佛教僧團是人類早期的社會組織之一,對僧團的管理就是戒律。戒律松弛,佛教僧團就走向衰落。戒律嚴謹,佛教僧團就興旺發達。這是兩千五百多年來佛教史所證明了的。我們守戒守律,實際上就是一種自律。
        再說一個我個人的小例子。我在香港,每天要到香港佛教聯合會去上班。路程約一小時,要經過許多紅綠燈,香港人走路,都非常匆忙,他們要趕時間。只要那里沒有車子來,他們不管紅燈、綠燈,搶著沖過馬路。然而,我不能。只要是紅燈,即使沒有車子,我不走,我站在那里,只有等綠燈亮了,我才會走。我對我自己說:那不是紅燈,那是法律,是道德,那是尊重人和人的關系,是文化,那是我的心態。我不是服從紅燈,我是服從我自己。因為,我不是我,我是品牌,而且是兩個品牌。一個是佛教的品牌,一個是我個人的品牌。人能自律,人能自己管好自己,這就是人間一切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
        作為佛學院的副院長,你本身其實也是一個組織的管理者和領導者,能否談談佛學對你自己的管理方法和領導風格產生了哪些影響?
        覺真法師:佛學,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的自覺狀態。我學習佛法,最根本的體會,就是無我(放下我執、我見)。一個假借“因緣”、“背景”、“他力”生活的人,不能忘了“無我”這根本的一條。這個角色定位明確了,就不會狂妄,自滿。我做好自己的角色,盡自己的責任,做好表率,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我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己身正,不令而行。由于人的差異性很大,人與人不同,人就生活在局限性之中(生老病死就是最根本的局限,人有情緒反映,這也是局限)。所以,一個領導者,還要寬容大度,慈悲待人,團隊就有凝聚力了。我管的并不多,我讓大家自己管好自己。就這么簡單。

        上一篇:企業管理的十道催命符

        下一篇:管理問題的“六大思考”模式

      1. Copyright © 2009—2025 ,m.julong-ads.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黔ICP備2023009491號-1  |  貴公網安備52010302003427號
      2. 關于本站  |  網站聲明  |  網站導航  |  留言交流  |  友情鏈接  |  祝福頻道  |  微信公眾號  |  新浪微博  |  我的大學  |  我的高中  |  簡歷2009
      3. 版權聲明:凡注明本站原創文章、作品,未經本人許可,任何人或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本站內容進行復制作商業用途.
      4. 本站部分文章、資源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及時致信告知我站.
      5. 地址:中國·貴州·貴陽  郵編:550018   微信公眾號:WEBZZQ  郵箱:admin@zouzhiqiang.com
      6. QQ:470870191 歡迎各位站長加入個人網站交流討論QQ群: 15410235
      7. 訪問統計:
      8.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99|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综合网| 大美女久久久久久j久久|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超碰| 日韩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久久久久女教师免费一区| 91久久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久久AⅤ人妻少妇嫩草影院|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1超碰碰碰碰久久久久久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91久久九九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亚洲精午夜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