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05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現某企業的生產車間接到任務,要生產一組產品,需要經過銑、鉆、磨、裝配和打包等六道工序,每周生產3200件。所有這些產品的加工過程相似,需要的工人相同。該企業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時。生產指定產品每道工序的單位加工時間如表2。 目前該生產單元按照工藝專業化布置。盡管這些產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需要大量的生產準備時間,但是,因為加工次序和優先級別不同,使生產很難達到應有的熟練程度,生產拖拖沓沓,有時還需要推遲交貨時間,要么就經常需要工人加班加點才能完成生產任務,使生產成本提高,并且顧客對推遲交貨的意見很大。現對該生產單元進行精益化改造,以徹底改變目前生產拖沓、效率低下的狀況。 經過大量的調查,發現鐵、鉆、磨床尚有剩余生產能力,因此在不影響車間內其他產品生產的條件下,可以對這些設備進行適當的調整,安排到一個生產單元內。此外,所有的裝配線和包裝依靠手工完成,只需要提供一些臺子和某些工具就可以完成。 步驟1:計算單件產品生產時間(Tact time) (取2個工作臺,尚有生產能力剩余) 銑、鉆、磨:因為這幾道工序的加工時間有長有短,為了保證按照連續流程生產,必須平衡各道工序的勞動利用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因而可以在生產車間內設置一個微型加工單元,把銑、鉆、磨這三道工序有機地組合起來,并且只要一個工人就可以獨立完成這三項操作。完成銑、鉆、磨這三道工序所需的加工時間為170秒。因此,每小時可以完成21.2單位的產品,并且只需4個工作臺。計算
|
上一篇:傳統企業的精益之路
下一篇:傳統生產與精益生產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