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2-25 點擊: 次 來源:網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 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中,采購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庫存,即為庫存采購。隨著全球經濟的形成,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競爭方式已由原來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轉變?yōu)楣⿷溑c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準時采購是基于供應鏈管理環(huán)境下的采購方式。所謂供應鏈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guī)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它把整個供應鏈看成一個實體,用系統的觀點進行優(yōu)化,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yōu)勢。 在傳統的采購模式中,采購的目的是為了補充庫存,即為庫存采購。隨著全球經濟的形成,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競爭方式已由原來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轉變?yōu)楣⿷溑c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準時采購是基于供應鏈管理環(huán)境下的采購方式。所謂供應鏈管理,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guī)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它把整個供應鏈看成一個實體,用系統的觀點進行優(yōu)化,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優(yōu)勢。 一、準時采購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準時采購(JIT 采購),它是由準時化生產(Just In Time)管理思想演變而來的。JIT 采購是一種理想的物資采購方式,它的極限目標是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庫存為零、缺陷為零。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合適的數量、合適質量的物品、在合適的時間供應到合適的地點.最好的滿足用戶需要準時化采購和準時化生產一樣,它不但能夠最好地滿足用戶需要,而且可以極大的消除庫存、最大限度的消除浪費.從而極大的降低企業(yè)的采購成本和經營成本。 二、供應鏈管理下JIT 采購的主要優(yōu)點 1.有利于暴露生產過程隱藏的問題,從深層次上提高生產效益。JIT 采購認為,過高的庫存不僅增加了庫存的成本,而且還將許多生產上、管理上的矛盾掩蓋起來。JIT 是一種理想的物資采購方式,它設置了一個最高標準,一種極限目標,即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庫存為零,質量缺陷為零。同時,為了盡可能地實現這樣的目標,JIT 采購提供了一個不斷改進的有效途徑,即降低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暴露物資采購問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降低原材料和庫存。 2.消除了生產過程的不增值過程。在企業(yè)采購中,存有大量的不增加產品價值的活動,JIT 采購由于大大地精簡了采購作業(yè)流程,因此消除了這些浪費,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進一步減少并最終消除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降低企業(yè)原材料庫存不僅取決于企業(yè)內部,而且取決于供應商的管理水平。JIT 采購不僅是一種采購方式,也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模式,JIT 采購模式的運作,將大大提高用戶企業(yè)和供應商企業(yè)的科學管理水平。有利于企業(yè)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加速流動資金的周轉,同時也有利于節(jié)省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占用空間,從而降低庫存成本。 4.使企業(yè)真正實現柔性生產。從而使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降到最低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講,JIT 采購最能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使企業(yè)能夠具有真正的柔性。 5.有利于提高采購物資的質量。一般來說,實施JIT采購,可以使購買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質量提高2-3 倍。 6.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外購件的采購價格。由于供應商和制造商的密切合作以及內部規(guī)模效益與長期訂貨,再加上消除了采購過程中的一些浪費,就使得購買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價格得以降低。 三、供應鏈管理下JIT 采購的策略 1.減少供貨商的數量。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某種原材料只從一個供應商處采購,這種作法稱之為單源供應。單源供應的好處是,企業(yè)與供貨商之間增加了依賴性,有利于建立長期互利合作的伙伴關系。 2.小批量采購。由于JIT 采購旨在消除原材料的庫存,采購必然是小批量的。采購批量小將使送貨頻率增加,從而引起運輸物流費的上升。必須相應改善供應物流系統。 3.合理選擇供應商。JIT 采購采取單源供應,可以說,選擇到合格的供應商是JIT 采購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在選擇供應商時,需要對供應商按照一定標準進行綜合評價,這些標準應包括產品質量、交貨期、價格、技術能力、應變能力、批量柔性、交貨期與價格的均衡、價格與批量的均衡、地理位置等。 4.對交貨的準時性要求更加嚴格。JIT 采購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要求交貨準時,這是實施準時化生產的前提條件。交貨準時取決于供應商的生產與運輸條件。 5.從根源上保障采購質量。實施JIT 采購后,企業(yè)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庫存很少以至為零。因此,為了保障企業(yè)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采購物資的質量必須從根源上抓起,也就是說,質量問題應由供應商負責,而不是企業(yè)的物資采購部門。這就從根源上保證采購質量。 6.對信息交流的需求加強。JIT 采購要求供應與需求雙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證供應與需求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只有供需雙方進行可靠而快速的雙向信息交流,才能保證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準時按量供應。 7.可靠的送貨和特定的包裝要求。由于JIT 采購消除了原材料和外購件的緩沖庫存,供應商交貨的失誤和送貨的延遲必將導致企業(yè)生線的停工待料。因此,可靠送貨是實施JIT 采購的前提條件。而送貨的可靠性,常取決于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和運輸條件,和應變能力。 四、供應鏈管理下的JIT 采購方式和傳統的采購方式的區(qū)別 1.傳統采購的選擇較多供應商,合作關系松散、物料質量不易穩(wěn)定;準時采購選擇較少供應商,合作關系穩(wěn)固、物料質量較穩(wěn)定。 2.在供應商評價上,傳統采購只評價合同履行能力;準時采購對合同履行能力、生產設計能力、物料配送能力、產品研發(fā)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 3.在交貨方式上,傳統采購由采購商安排、按合同交貨;準時采購由供應商安排,確保交貨準時性。 4.在到貨檢查與信息交流上,傳統采購每次到貨檢查信息不對稱,易導致暗箱操作;準時采購質量有保障,無需檢查,采供雙方高度共享準時實時信息,易建立信任。 5.在采購批量與運輸上,傳統采購大批量采購,配送頻率低,看板管理有效管理水平同比降低90%,減少了庫存資金占用。 五、供應鏈管理下JIT 采購實施方法 1.創(chuàng)建準時化采購班組。專業(yè)化的高素質采購隊伍對實施準時化采購至關重要。為此,首先應成立兩個班組,一個是專門處理供應商事務的班組,另外一個班組是專門從事消除采購過程中浪費的班組。 2.制定計劃,確保準時化采購策略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要制定采購策略,改進當前的采購方式,減少供應商的數量、正確評價供應商、向供應商發(fā)放簽證等內容。在這個過程中,要與供應商一起商定準時化采購的目標和有關措施,保持經常性的信息溝通。 3.精選少數供應商,建立伙伴關系。選擇供應商應從這幾個方面考慮:產品質量、供貨情況、應變能力、地理位置、企業(yè)規(guī)模、財務狀況、技術能力、價格、與其他供應商的可替代性等。 4.進行試點工作。先從某種產品或某條生產線試點開始,進行零部件或原材料的準時化供應試點。通過試點,總結經驗,為正式實施準時化采購打下基礎。 5.搞好供應商的培訓,確定共同目標。準時化采購是供需雙方共同的業(yè)務活動,單靠采購部門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供應商的配合。 6.向供應商頒發(fā)產品免檢合格證書。準時化采購和傳統的采購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買方不需要對采購產品進行比較多的檢驗手續(xù)。 7.實現配合準時化生產的交貨方式。準時化采購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yè)的生產準時化,為此,要實現從預測的交貨方式向準時化適時交貨方式轉變。 8.繼續(xù)改進,擴大成果。準時化采購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過程,需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從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交貨的準確性和產品的質量、降低供應商庫存等各個方面進行改進,不斷提高準時化采購的運作績效。 實施JIT 采購不但取決于企業(yè)內部,而且取決于供貨商的管理水平,取決于全社會的管理水平。因此,JIT 采購對企業(yè)的采購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企業(yè)需要改變傳統的為庫存采購的管理模式,提高柔性和市場響應能力,增加和供應商的信息聯系和相互之間的合作,建立新的合作模式。 |
上一篇:淺析制造企業(yè)信息化規(guī)劃現狀極其重要性
下一篇: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危機及其對策
最新文章
貴公網安備520103020034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