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1-11 點擊: 次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物品堆碼是指根據物品的包裝、外形、性質、特點、種類和數量,結合季節和氣候情況,以及儲存時間的長短,將物品按一定的規律碼成各種形狀的貨垛。堆碼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對物品進行維護、查點等管理和提高倉庫利用率。 (一)堆碼的基本原則 (1)分類存放 分類存放是倉庫儲存規劃的基本要求,是保證物品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是堆碼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1)不同類別的物品分類存放,甚至需要分區分庫存放; 2)不同規格、不同批次的物品也要分位、分堆存放; 3)殘損物品要與原貨分開; 4)對于需要分揀的物品,在分揀之后,應分位存放,以免混串。 此外,分類存放還包括不同流向物品、不同經營方式物品的分類分存。 (2)選擇適當的搬運活性 為了減少作業時間、次數,提高倉庫物流速度,應該根據物品作業的要求,合理選擇物品的搬運活性。對搬運活性高的入庫存放物品,也應注意擺放整齊,以免堵塞通道,浪費倉容。 (3)面向通道,不圍不堵 貨垛以及存放物品的正面,盡可能面向通道,以便察看;另外,所有物品的貨垛、貨位都應有一面與通道相連,處在通道旁,以便能對物品進行直接作業。只有在所有的貨位都與同道相同時,才能保證不圍不堵。 (二)商品堆碼操作要求 (1) 牢固。操作工人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建筑物超過安全負荷量。碼垛必須不偏不斜,不歪不倒,牢固堅實,與屋頂、梁柱、墻壁保持一定的距離,確保堆垛的安全和牢固。 (2)合理。不同商品其性能、規格、尺寸不相同,應采用各種不同的垛形。不同品種、產地、等級、批次、單價的商品,應分開堆碼,以便收發、保管。貨垛的高度要適度,不能壓壞底層商品和地坪,并與屋頂、照明燈保持一定距離為宜;貨垛的間距、走道的寬度、貨垛與墻面、梁柱的距離等,都要合理、適度。垛距一般 為 0.5~0.8m,主要通道為 2.5~4m。 (3)整齊。貨垛應按一定的規格、尺寸疊放,排列整齊、規范。商品包裝標識應一律向外,便于查找。 (4)定量。商品儲存量不應超過倉儲定額,即應儲存在倉庫的有效面積、地坪承壓能力和可用高度允許的范圍內。同時,應盡量采用“五五化” 堆碼方法,便于記數和盤點。 (5)節約。堆垛時應注意節省空間位置,適當、合理地安排貨位的使用,提高倉容利用率。 |
上一篇:倉庫貨區布局的非保管場所布置
下一篇:堆垛設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