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l4gxk"><noframes id="l4gxk">

<em id="l4gxk"></em>
      
      

         今天是:  畢業走過的歲月:7329天
        RSS訂閱 - 5班照片墻 - 友情鏈接 - 祝福頻道 - 微信公眾號  
        您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魅力營山 >> 營山概覽 >> [營山鄉鎮] 營山駱市片區

        [營山鄉鎮] 營山駱市片區

        發布時間:2009-07-02 00:00:00 | 來源:本站整理 | 作者:admin | 點擊:32295次 | 發表評論

        駱市鎮  

            全鎮幅員面積38.11平方公里,轄20個村189個社,2003年未總人口32270.

        天橋村
        墮石村
        永林村
        牽牛村
        新華村
        柏樹村
        花寨村
        楊柳村
        花園村
        桂山村
        建通村
        么店村
        游樂村
        溫祖村
        圣水村
        和平村
        崆峒村
        平灘村
        繡花村
        洞庭村


           排位于南充“百強鄉鎮”第18位的駱市鎮位于營山縣東南部,距縣城13公里,東依小橋鎮,南連雙溪鄉,西與東升鎮相接,北與大廟鄉相鄰,幅員面積38.6平方公里,轄20個村,189個農業合作社,1個居委會,3個居民小組,總人口3106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385人,是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駱市鎮屬淺丘帶壩地貌,四季分明,雨水豐富,水源方便,系鹽井、茶盤水庫灌區。糧食主產水稻、玉米、紅苕和雜糧,年產糧食9612噸,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為主。畜牧業以豬、牛、羊、鴨為主,年出欄肥豬24741頭,家禽44萬只,農業總產值達104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17元。鄉鎮企業主要有“金環絲綢有限公司”、“南充康達中藥材公司”、農業科技示范園”、“游樂石廠”、“少雄造紙廠”、“新華酒廠”、“新華預制建材廠”、“朱家埡頁巖磚廠”等,個體工商戶1600多戶,鄉鎮企業總產值達2.6875億元。
          
          駱市鎮交通方便,能源充足。營渠、營雙公路交匯于鎮,達成鐵路貫穿境內,營山河流經場鎮,儀隴河依山環繞,場鎮有國營、集體企事業單位20余家,面積達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萬余人,場鎮建有35萬伏變電站,5000門光纖程控電話交換站,日產1000立方米的凈水廠,2萬立方米供氣站,34個衛星頻道電視接收傳輸站,中國電信、聯通通訊信號放大站,小商品市場、木材市場、蔬菜市場規模大,各具特色,場鎮初級中學1所,完全小學2所,教學班98個,教職員工202人,在校學生達4380人。中心醫院1所,醫務人員59人,病床35張,場鎮水、電、氣、通訊等設施齊備,功能完善,環境優美,是人們投資、經商、創業的理想之地,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駱市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1921年駱市鎮楊伯愷等8人隨周總理赴法勤工儉學,1925年回國發動農民運動,1949年被國民黨殺害于成都有名的“十二橋烈士”之一。為緬懷革命先驅,建設有紅軍石刻標語碑廊、了望亭、八百羅漢堂、游泳池、卡拉ok廳、兒童游樂場、茶園、餐廳等項目32個,年接待游客120萬人次以上,成為旅游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為一體的基地,該文化中心先后獲得了國家人事部、勞動部、文化部及省、市、縣農村“先進文化單位”稱號,駱市鎮獲“特色文化之鄉”,2001年9月駱市鎮被國家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廣電部評為全國“農民文化體育先進鎮。”。

        駱市鎮 電話:0817-8316011

        郵編:637710

        黃渡鎮

             黃渡位于營山中部,距營山縣城27公里,幅員面積29。84平方公里,屬淺丘帶壩地貌,平均海撥650米。鎮轄10個村,84個生產合作社,3563戶,12665人。總耕地面積10390畝,森林覆蓋面占幅員面積的40%。

         

        中合村
        渡河村
        晨鐘村
        小河村
        將軍村
        金臺村
        燕埡村
        景陽村
        蘭武村
        坪上村


             基礎設施建設 黃渡鎮轄內駱(市)-柏(林)公路橫貫南北,長165米,寬8米,高25米的拱型石橋-黃渡大橋橫跨流江河上,陸上交通極為便利。營山河,消水河,儀隴河在境內匯成流江河,環繞10個村52個社,水資源極為豐富。轄內村道公路4條,25公里,覆蓋4個村20個社。通訊網絡健全,固定電話達1000門,覆蓋10個村74個社。2004年3月以來實施國債沼氣項目“一池三改”工程,目前已建成優質沼氣200口,改廚,改廁,改圈達300戶。移動公司,聯通公司均到黃渡有信息轉播塔,移動通訊極為發達。閉路電視覆蓋5個村31個社,入戶率達35%。城鎮居民165戶510人,面積0。2平方公路。個體工商戶86戶,個體加工企業18個,單位7所。
             農業產業化建設 黃渡鎮耕地面積廣,森林植被好,氣候溫和,水資源豐富,適合各種經濟作物的培植生長。糧食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經濟作物以花生,油菜,蔬菜為主。主導主業柑桔年產2000噸,遠銷省外,70年代就成為南充市政府定位果品建設基地;退耕還林2000畝,并種上黃柏樹中藥材2000畝,建成營山最大的黃柏中藥材基地;于2002年建成規模在500頭以上的畜旺養殖場一處,于2003年建成黑山羊養殖基地一處,在此基礎上又分別建成生豬,山羊養殖小區各一處,畜牧產業極為發達。
             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黃渡鎮通過一系列的產業結構調整,主要骨干產業基本形成,主要是以柑桔果品為龍頭,中藥材基地為依托,傳統農業產品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格局。面對發展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鎮黨委政府正積極招商引資,因地制宜,綜合開發資源,一是計劃在2006年修建成小河村大橋,使小河,蘭武,中合,將軍四個村通上公路。二是做強做大花生,蔬菜產業,形成新的拳頭產品。三是適度做強甘蔗產業,積極引資建蔗糖廠,力爭在五年內把黃渡建設成為文明健康的新型現代化城鎮。
         

        黃渡鎮 電話: 0817-8312505

        郵編:637700     

        雙溪鄉

            雙溪鄉管轄12個行政村、119社全鄉幅員面積25.83平方公里

        黃泥村
        望君村
        顧家村
        仁和村
        鐘咀村
        青杠村
        鳳君村
        華光村
        千佛村
        繁榮村
        龍王村
        永山村

            現有總人口13660萬。場鎮面積達0.4平方公里,合理規劃,精心布局,新建綜合農貿市場,民營街、商業一條街,實施了場鎮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工作、功能日趨完善,吸引和帶動內外客商來鄉建房辦企業,活躍擴大了場鎮經濟,場鎮步伐不斷加快。強化墓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村村社社通公路、通電話,村村完成了農網改造,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發展蠶桑產業全鄉栽桑面積2000畝,年養蠶量達3500張,年產繭量達10.5萬公斤,該項農民年均實現收入175萬元。四是做強做大中藥材產業。以成都晶保公司為龍頭,全鄉75水村35個社栽植黃柏為主的中藥材,面積達1500畝,糧徑比例達6:4此外,2003年全鄉農業曾、產值4859萬元.工業總產值376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381元,勞務收入實現1280萬元.


        雙溪鄉 電話:0817-8315328

        郵編:637700

        鹽井鄉已撤并,現歸東升鎮管轄     

            全鄉幅員面積21.00平方公里,轄8個村60個社,2003年未總人口7416.

        福樂村
        樺樹村
        黃嶺村
        油坊村
        石壩村
        金花村
        胡梁村
        鹽井村

         鹽井鄉位于營山縣中部,幅員面積21平方公里,屬淺丘地貌。現轄8個村,60個合作社,人口7605人。該鄉土質脊薄,田土分布零散,有5個村屬水庫淹沒區,交通不便,資源匱乏,是市列特困鄉。

        窮則思變,鹽井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人民,圍繞小康目標,同心同德,開拓進取,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變廢為寶,推進農業產業化。鹽井鄉山場寬,非耕地面積廣,鄉黨委、政府根據這一特點,在非耕地上大做文章,規劃并分步啟動農業產業化項目。現已集中成片開發果品種植3200畝,其中大棗1000畝、柚子2000畝、雪梨200畝;繼續建設好山羊養殖基地,力爭達到人平一只山羊;鞏固發展生豬飼養,爭取年出欄生豬8000頭以上。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鄉域經濟發展鋪墊基石。開通了程控電話,解決了信息閉塞的問題;投資10.5萬元的場鎮街道硬化工程已于年初峻工,徹底改善了場鎮臟、亂、差狀況,并活躍了市場;全長11里的黃嶺、鹽井村道公路已建成通車;浙江浦江縣幫扶、上級大力支持的希望小學已建成投入使用。

        鹽井鄉境內雖有三座水庫,但受益面小,近年來采取以獎代拔方式投入到各項水利建設中。全鄉新打人工井1130眼,建集中供水站97處,基本上解決了人畜飲用水和生產用水。

            鹽井人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戰天斗地,向著小康目標拼搏奮進。
         

        鹽井鄉 電話: 0817-8314789

        郵編:637700       

        沿碼鄉已撤并,現歸駱市鎮管轄  

          全鄉幅員面積13.22平方公里,轄9個村80個社,2003年未總人口10280.

        沿碼村
        天馬村
        香爐村
        三溪村
        延壽村
        高灘村
        五包村
        打鼓村
        竹林村

            沿碼鄉位于營山東南部,幅員面積13.22平方公里,現轄9個行政村,80個村民小組,人口1.02萬。

        水利乃農業生產命脈,為確保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穩產、高產,全鄉干部群眾一方面充分利用好“三河”相聚之水資源,大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種植經濟。沿碼鄉民早就有種蔬菜的習慣,并有豐富的經驗,鄉領導因勢利導,大力發展蔬菜生產,全鄉現有1500余畝菜地。夏季的苦瓜、冬天的紅白蘿卜,不斷地輸送入城。尤其是那滾圓、嫩白、味美的沿碼白蘿卜,一上市便成為菜販、家庭主婦的搶手貨。蠶桑是沿碼的一大支柱,全鄉現有成林投決桑110萬株,成片桑1000余畝,全年可養蠶3000張,產繭8萬公斤,產值百萬余元。許多農戶靠種菜、栽桑養蠶走上了致富路。

        鄉鎮企業、私營經濟展現勃勃生機。面對底子薄弱的企業,鄉政府根據鄉情和行情,投資30萬元,創辦了沿碼酒廠,并發展起了3個私營企業和150戶個體工商戶。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全鄉已實現村村社社通電話;閉路電視網覆蓋全鄉,加強與外的聯系、交流;建好一條街和一個農貿市場,活躍農村經濟,完善鄉校的配套設施,完成本鄉“普九”大業。

        夯實基礎,奮起直追,沿碼人民正以勤勞和智慧,創造一個燦爛輝煌的明天。

        沿碼鄉 電話: 0817-8313017

        郵編:637700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網名(必填*): QQ: 郵箱: 主頁:
        評論:
        驗證: 看不清?點擊換一個
        共有0人對本文發表評論,點此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僅供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站內搜索
        欄目導航
        最近更新
        推薦專題欄目
        點擊排行
      1. <rt id="cceca"><acronym id="cceca"></acronym></rt>
      2. <center id="cceca"><acronym id="cceca"></acronym></center>
      3. 關于本站 - 免責聲明 - 公益廣告 - 聯系方式 - 營中簡介 - 5班照片墻 - 營山介紹 - 網站導航 - 留言交流 - RSS訂閱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table id="cceca"><dl id="cceca"></dl></table>
        <rt id="cceca"><delect id="cceca"></delect></rt>
        <code id="cceca"></code>
      4. <li id="cceca"><source id="cceca"></source></li>